2025年11月10日 点击人次: 803
各二级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学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其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学函〔2025〕2号)以及市教委的相关要求,学校定于2025年11月至12月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大赛目标
努力将大赛打造成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通过举办大赛,更好实现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以赛促教,促进学校强化生涯教育,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以赛促就,广泛发动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全力促进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主办单位及职责
(一)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长江师范学院
承办:招生就业工作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
(二)职责分工
1.招生就业工作处:牵头统筹学校赛事,负责大赛工作组日常事务;负责协调多部门推进赛事,制定校级比赛方案;对接上级部门,获取赛事信息,择优推荐选手晋级市级比赛;发布通知、进展及成果,做好赛事宣传;收集学院总结材料,汇总数据、提炼经验。
2.教务处:配合制定赛事方案,协调学生参赛与正常教学的时间;参与“课程教学赛道”组织与评审;推动生涯教育融入教学,转化赛事成果优化课程。
3.学生处:指导学院学生工作队伍,统筹动员与组织学生参赛;辅助赛事评审工作,并提供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表现等参考依据。传递正确择业就业观,宣传赛事价值与优秀学生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发展做好职业规划。
4.研究生处:做好研究生的组织动员工作,通过研究辅导员、导师、研究生社群等渠道,精准传达赛事信息,激发参赛积极性。
四、大赛内容
主体赛事包括面向学生的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和面向教师的课程教学赛道。
(一)成长赛道。主要面向非毕业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置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具体方案见附件1)
(二)就业赛道。面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和研究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目标职业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具体方案见附件1)
(三)课程教学赛道。面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不含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相关专业类课程),考察课程建设和创新情况以及实施效果。(具体方案见附件2)
(四)比赛晋级。学校根据上级分配名额,择优推荐各赛道选手参加市级比赛。市级比赛晋级选手有机会参加全国总决赛。
五、参赛要求
(一)大赛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参赛选手须为在校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往届大赛全国总决赛获金奖、银奖选手,不得再次报名原赛道比赛。
(二)参赛选手须按要求在大赛平台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材料应确保真实,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等,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各学院须认真做好参赛选手资格审查和参赛材料审查工作,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六、工作要求
(一)充分发动。各学院要扎实做好比赛宣传动员工作,将大赛作为强化学生生涯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通过主题班会、官方公众号、年级群等渠道,广泛覆盖学生群体,引导更多学生和教师主动了解并参与大赛。
(二)精心组织。大赛由招生就业工作处牵头统筹,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各学院密切配合,加强校赛组织工作,建立健全赛事评审机制,确保赛事过程规范透明。各学院指定1名教师作为大赛联络员,负责本院参赛学生组织、信息报送及与学校大赛工作组的沟通对接工作。
(三)广泛宣传。招生就业工作处、学生处、研究生处及各学院要协同联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校赛进展,不断扩大校内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全校关注、支持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经验。各学院要认真总结本学院组织学生参赛、开展赛前指导的工作经验,结合专业特色推动“一院一亮点”,助力校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各学院需在校赛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按要求向招生就业工作处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报送本院参赛总结材料(含参赛数据、经验亮点、问题建议等);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校赛经验交流会。
附件1:《长江师范学院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就业赛道校级选拔赛方案》
长江师范学院
2025年10月28日